三国许攸(许攸是谁的谋士)

2025年04月14日 baibai 阅读(14)

三国中许攸是怎么死的

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

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建安七年(202年),袁绍 逝,之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为了争位自相残杀。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说:“阿瞒,没有我,你得不得冀州。”

曹操表面上虽嘻笑,说:“你说得对啊。”但心里颇有芥蒂。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拥兵自重,屡次轻慢曹操,称呼曹操小名,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

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

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

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禇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

否则,许禇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可怜许攸,对曹操抱有多大的幻想,到头来曹操却根本不拿他当个“东西”。

对曹操这样的真小人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

“才”,包括才干、才能、才智、才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国之君来说,无才,国家机器照常运转,而有才,则必要施展。

而施展,好和坏就各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曹操当然也不是不看重“才”,但一涉及自己的尊严与利益,一切“才”皆可为牺牲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许攸

三国第三十三回许攸为什么被杀简介

许攸原是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时,由于袁绍不采纳他的正确建议,并且当众羞辱他,许攸不得已投降曹操。此后,许攸屡立大功。他替曹操出谋划策,使曹军先后打败了袁绍和袁尚。但就是这样一个有大功于曹军的人,却被曹操的贴身侍卫许褚杀害。许褚杀许攸,事出有因。

许攸辱骂了许褚。就在曹军攻克冀州后不久的一天,许攸骑马进入冀州城东门,正好遇上许褚。许攸召呼许褚过去,先是自我炫耀一番,说夺取冀州是自己的功劳,在遭到许褚严词反驳后,他竟破口大骂许褚。许褚一怒之下,拔剑将许攸杀死了。在这里,许攸居功自傲,目中无人,污辱大将,自取其祸。许攸没有意识到,个人只是团队的一分子,个体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依靠集体的共同努力。如果没有象许褚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即使许攸的谋略尽善尽美,曹军也不可能取得战斗的彻底胜利。摆不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英雄主义盛行,这是许攸的致命弱点。

许攸怠慢了曹操。许攸因自己和曹操是儿时的好朋友,说起话来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他讲曹操是奸雄,大庭广众之中直呼曹操乳名,弄得曹操挺没有面子。对于这一点,甚至连曹操身边的将领们也纷纷替曹操打抱不平。久而久之,曹操对许攸越来越厌恶,尽管公开场合表现得十分大度,但私下里一定十分忌恨。作为曹操的贴身待卫,许褚显然是知道了曹操对许攸的态度,才敢断然对许褚下 手。因为许褚决不是一介武夫,他不会蛮干。在挡驾曹仁时,许褚表现出了他非凡的智慧。当时,曹操准备征讨东吴和西蜀,就派人将驻扎在外地的曹仁、夏侯敦通知回朝,以便征求他们的意见。曹仁回来时已是深夜了,此时,曹操因酒醉已入睡,许褚执剑在卧室门前警戒。曹仁就要入内,却被许褚挡住。曹仁大怒,说自己是曹氏宗亲,许褚无权挡驾。许褚回答说:“将军虽亲,乃外藩镇守之官;许褚虽疏,现是内侍。主公醉卧堂上,不敢放入。”结果将曹仁硬是拦在门外。曹操知道后,连夸许褚是忠臣。许攸不懂得君臣之礼。在家是朋友,在外是君臣,臣子就得对君主尽忠尽勇,必恭必敬,这丝毫容不得半点含糊。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宴请跟自己打天下的一帮弟兄。这些人和刘邦一样,出身草莽,喝醉酒了就大呼小叫,对刘邦不恭不敬。刘邦觉得有失体统,严肃地正告他们:“你们再也不要胡闹了,我现在是当朝的皇帝。”尽管起事初期,他们和刘邦同灶吃饭,抵足而眠,亲如兄弟,但那毕竟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刘邦现在当了皇帝,他自认为必须要有帝王的威严。相比之下,刘邦的父亲精明多了。刘邦带着一行人去拜见自己的父亲,看见那老头子在家门口恭恭敬敬地迎候他,感到十分难为情。刘邦的父亲解释道:“您是当朝的皇上,而我是天下的臣民,怎能因为我是您的父亲而乱君臣之礼呢?”许攸怠慢曹操,是许褚杀死许攸的深层原因。

三国谋士许攸是怎么死的

许攸是怎么死的?许攸,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官渡之战中,许攸弃袁绍投曹操,并献计帮曹操打败袁绍,但最终也没落个善终,那么历史上许攸是怎么死的呢?

许攸(?-204)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许攸年轻时与袁绍、曹操相友善,后来成为袁绍的谋士,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均不被听从,深感不满。官渡之战之际,许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报,建议曹操偷袭乌巢,结果大获全胜。主要成绩有官渡献计,袭乌巢,灭袁绍。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但许攸傲慢无礼,口无遮拦,最终触怒曹操,被杀。

许攸之死

许攸投曹操后,建议曹操作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袁绍死后,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冀州城,令袁尚兵败逃亡,审配身首异处。冀州城一陷,袁绍基业彻底崩溃。袁绍连死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最终败自己曾经的谋士的手下。

曹操攻克冀州后,许攸自恃功劳大,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居功自傲,数次故意讥讽曹操,被许褚怒杀。

诸将以许攸如此无礼狂妄,都忿忿不平。过了几天,许攸遇许褚于东城门。又耐不住旧事重提:你们没有我,能这样出入此城门吗?许褚愤怒的驳斥道:我们将士千生万死,身冒血战,才夺得城池。你怎么胆敢这样夸口呢!许攸不知死活,骂道:你们都是匹夫,没有什么了不起。许褚大怒,拔剑把许攸杀死。

且看曹操许褚杀许攸的反应――许褚杀了许攸,提头来见曹操:许攸无礼,我杀之矣。曹操说:许攸与吾旧交,故相戏耳。曹操“深责许,令厚葬许攸”。许褚只被曹操“深责”,没人为许攸偿命。许攸被许褚砍头,一条性命,等同蝼蚁。通过这段描述,我们不难推测到:其实,许早就有了曹操的指示――许攸很狂妄,丞相很生气。否则,许再愣点,也不敢随便杀一个曹操身边的幕僚!对曹操来说,每当涉及最高尊严利益问题时,所谓的“才”,决不是首先考虑的条件。如何保持自己的最高尊严与利益,便成了唯一的标准。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bantie5@163.com 反馈核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