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传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我本沉默飞扬版,经过寿光小伟的改良,这个版本发展成为了著名的皇家传奇。对于0 03年的传奇玩家来说,它无疑是他们记忆中的经典,曾主导全国版本市场,声名远播。然而,随着2005年传奇版本的泛滥,包括《我本沉默》在内的许多版本逐渐被淘汰,传奇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落幕。
然而,皇家传奇在潍坊及山东地区却刮起了一股热潮,尤其由传奇爱好者“小伟”改编的《皇家传奇》创造了传奇的一个辉煌时期,与之并行的还有“齐鲁风云”、“联谊传奇”等版本。随着游戏的演变,《皇家传奇》从最初的1.85版逐步发展至英雄版本,见证了传奇世界的变化。
在众多传奇版本中,《皇家传奇》历经起伏,从最初的版本到英雄合计版本,逐渐成为了传奇历史的一部分。但到了2009年,尽管又出现了一股热潮,但新版本的皇家传奇未能重现昔日辉煌,且因利益驱动,面目全非。如今,仅存的一个皇家传奇服务器也主要是由爱好者出于对经典的热爱而维持,玩家群体已大大减少,版本种类则包括了皇家风云、图腾数据、传奇一生和山城等。
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有座历史文化名山—苍马山,是苍山和马山的合称。从苍山五罐鼻起步向西攀登,走不多远,便来到苍山主峰北坡的平台。平台东西长约百米,南北宽约50米。名为平台,实为斜坡,只是坡势平缓,坡度不大而已。立于平台上望,苍山主峰壁立千仞,陡峭如刀劈斧削,十分凶险。距平台百米高处,亦即宽约50米的石崖上端,有平板险石前伸,似门帘上卷,因而这里俗称上石门。平台北端也有一平板险石前伸,其下为峭立如削的悬崖,深约40米,宽约60米,这里便是下石门。下石门北临深谷,俗称“凉空”,有泉一眼,泉因谷名,俗称“凉空山泉”,冬夏不涸,川流不息,两岸树木葱郁,茂密成林,奇岩怪石,千姿百态,占尽苍山一半秀色。假如月夜来此徜徉,云雾蒸腾,似梦如醉;夏日信步,芳草凝绿,林涛呼叫,清流溢涌,满地成溪,周身凉 ;尤于雨霁新晴之时,上下石门两挂瀑布相接,成飞流叠瀑之势,声若巨雷,空谷传响,水雾四散,幻化飞虹,离合明灭,蔚为奇观。
民间相传,上石门门帘石之上石隙中,生长着一株花草,名为冬花。说来令人难以置信,此花春暖花开时节不开,专于三九严寒、大雪飞舞之日吐艳喷芳,香气袭人。见之者甚多,但很少有人能够得到它。一是冬花长在悬崖绝壁上,一般人攀登不上去;二是侥幸上去了,那花也近在咫尺,眼看就能到手,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一下,或是只顾喜出望外,伸手摘花,一脚踏空,身体失衡,叽哩咕噜,从百余米高的悬崖上滚了下来。请勿惊恐,凡从上石门悬崖上滚下来者,无一人受伤。
一年冬季,苍山西麓凌家山西头村凌在钦之子,乳名新启者,攀上平台一株20余米高的大树,欲观察冬花的确切位置,一不留神,从树上掉了下来,竟然毫无损伤。虽然事过多年,凌家依然年年备办好酒好菜,于春节前夕前来供奉苍山,感谢山神救命之恩。上下石门也有开门之时,只是一般人很难遇到。
传说某年年关来临,一生勤劳却一贫如洗的凌家山西头凌老汉无力置办年货,一连几夜都没睡好觉。这天夜晚刚交五更,凌老汉一骨碌爬起来,自言自语道:“大年三十了,什么东西也没有,这年还怎么过?”遂披衣下床,背上粪筐,一步步向苍山走来。踏着一尺多厚的积雪,冒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走在苍山主峰阴坡上。凌老汉无心观赏山景,要到哪里去,有什么事情要做,他连想也没想,只是漫无目的地迈动着双脚。说来奇怪,平时陡峭难攀的山坡,他都过来了,最后竟来到上下石门之间的平台上。突然,眼前不远处一朵鲜花在风雪中怒放,香气扑鼻。凌老汉未及多想,紧走几步,弯腰将花采下。手拿鲜花,触到鼻尖一闻;“啊呀-好花,好香的花呀!”就听“吱哟”一声,只见平时崎如斧削、平滑如镜的石壁,裂开了一道大缝,苍山石门开了!凌老汉走近石门,向里面望去,见里面有12匹骡子,拉着12只巨大碾砣,正在碾豆子,碾盘上铺着三尺厚的豆子,发出耀眼的光芒。不时有人往碾盘上泼水,那水又从碾盘上滚下,流入中间洼坑。凌老汉站在石门口,嘴巴大张,看呆了……也不知过了多久,就听“吱-吱一”声响,眼看石门就要关闭。说时迟,那时快,凌老汉急忙伸出粪铲,刚铲出一粒豆子,石门就关上了,整个石壁又和平常一样陡峭、平滑。凌老汉在苍山上石门得到一粒金豆子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苍马山区。慕名前来者,不绝于途,苍山上一时人满为患,然而苍山上石门再也没开,更无人得到金豆子。不知过去了多少个春夏秋冬,上下石门依然陡峭如削,平滑如镜,上石门悬崖上的冬花也还年年于雪花飘舞的寒冷季节开放;下石门的凉空山泉,终年流淌,自成小溪流出山外,在此劳作的农夫或过路客商,掬一捧泉水入口,顿觉清洌甘甜,神清气 ,附近村庄的人家若是有贵客造访,必定来凉空山泉汲水,烹茶待客。
上世纪80年代,临沂人王廷江的一个突然决定掀起一片哗然,这个被村里人认为老实本分的沂蒙汉子将千辛万苦积攒下来的家业——价值420万元的白瓷厂和180万元的资金无偿捐献给村集体。
而此时,迫于生计的十几岁的崔连国和村里的孩子结伴来到了离家不远的砖瓦厂干起了零工,谈到捐巨款的王廷江,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满是敬意,因为在他们眼中,没有 的沂蒙老区依旧红光普照。崔连国更是如此认为,只不过他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王廷江那样风光无限。
三年后,崔连国有了一定的积蓄,他突然冒出了个“买辆拖拉机跑运输”的想法,因为在砖瓦厂打零工的日子里,细心的崔连国发现自己干上半个月的零工还不如运输队一天的运费。可当他将这个想法告诉朋友却遭遇嘲讽,但这却坚定了他的想法。
四个月后,靠家里所有的储蓄及借到的钱,崔连国开回了一辆拖拉机。那时他的兴奋劲头远远高于而今的任何获奖,即使是《福布斯》不久前将其册封为“2007年中国内地富豪榜百强”中的一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曾经的革命老区——沂蒙大地正向着苏鲁皖豫商品集散地位置转变,各类手工作坊、小型工厂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源源不断地由临沂周转往苏鲁皖豫,这大大 着临沂的经贸发展。
此时,拥有一辆拖拉机的崔连国很快便发现自己的优势,也因此赚到了大把银子。
随着业务的拓展,他渐渐发现一辆拖拉机远远达不到业务需要。于是,拖拉机换成了专用小货车,专用小货车也由一辆变为八辆……至此,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崔式运输队”正式成立。
1992年,年仅26岁的崔连国已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银行账户,账户上也有了7位数的银行存款。也是在此时,王廷江所在的沈泉庄村办工厂陆续投产,特别是其生存的耀眼瓷器晃得崔连国心里痒痒的,他知道自己也同样需要实业。
同年6月,崔连国投资188万元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实业——华星陶瓷厂。其后,企业规模日趋扩大,先后以“虾米吃大鱼”的方式兼并临沂市美术陶瓷厂,这在北方地市中开辟了个人兼并国有、集体企业的先河,由此组建华星集团公司。随后,他先后通过自筹资金,采取补偿贸易等方式,总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华星一厂二期工程和华星二厂,年产日用瓷达到5000万件,为重塑“鲁南瓷都”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他旗下华星集团总资产也达1.62亿元。
然而雄心勃勃的崔连国依旧强烈地意识到,不开拓新的生产领域,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企业就会失去发展后劲,更谈不上实现跨跃式发展。
崔连国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他曾花费三四百万元从南方买回一套塑料工艺生产线,结果陷入一场预先设定的骗局;也从北京某高校买到一项复合砖生产新技术,小试通过后,中试迟迟无法过质量关,并为此花去数百万元……
崔连国似乎一下陷入“颓废时代”,他知道自己是在寻找机会。
“中国能源”疯狂背后
2006年12月6日,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公司正式在新加坡证交所上市。不过,它的挂牌名称不是“久泰化工”,而是“中国能源”(ChinaEnergyLimited),这个转变似乎意味着,公司希望成为中国新型能源的代表。
随后不久,花旗银行对“中国能源”评级为“买入”,依据是“中国能源”利用自己的技术专利,不仅使自己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二甲醚生产商,其产量也占据全球总产量中的一半比重以上。
事实上,久泰化工,这家坐落于山东临沂的民营企业正是凭借着其舵手崔连国的拼劲及独门绝技——液相法生产二甲醚,逐渐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规划中的重点样板,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型清洁能源——二甲醚的生产企业基地。
2002年,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加快了对新型清洁能源的寻觅步伐,二甲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成为争相研发的对象。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这方面的技术开发研究, 、德国及国内相关科研单位跟随而上……
但此时,从沂蒙山边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2001年9月,山东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二甲醚生产装置建成投产,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在世界上同等规模的生产装置也是绝无仅有。1年后,一个以二甲醚及其系列产品为主导产品的华星工业园在临沂奠基兴建。
这一系列事件的幕后导演正是在临沂陶瓷化工领域声名显赫的崔连国。
上个世纪90年代,当崔连国大肆进行产业扩张的时候,身为红日集团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的李继进刚刚获得关于 钾型三元复合肥和硫基氮磷钾复合肥的两项发明,使复合肥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改变了我国复合肥长期依赖进口的状况,也使得临沂市化工总厂得到了迅猛发展,成长为国有大型企业红日集团。
这在急于拓展事业占涞拇蘖??劾铮?歉鼍?斓暮孟?Ⅲ??罴探?渤晌??壑械目萍计娌牛??纯嘤谖拊迪嗍丁?BR>三天后,在现任久泰化工副总经理刘景胜的引见下,崔连国和李继进见了面。事后证明,正是这次会面改写了我国在二甲醚的开发史上最为隆重的一笔。崔连国从李继进那里知道二甲醚的特性和用途,也知道了千回百转无处寻的先进、成熟的二甲醚生产技术工艺就掌握在此人手中。崔连国不由感叹,临沂竟藏有这样了不得的人才和绝技!
在商海厮杀多年的崔连国像个勘探者突然发现了稀世珍宝一样,马上意识到这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步入发展快车道的天赐良机。于是,他当机立断,与这位科技奇才联手成立鲁明化工有限公司,专门开发二甲醚产品。
崔连国随后筹资1700万元生产资金用于5000吨二甲醚试验性生产,几个月之后的2001年9月,即正式投产。而在这之前,他仅找过三位专家询问了解这个行业。
一位崔连国多年的好友回忆,刚开始时,久泰化工建起的新厂房是准备生产陶瓷的,但在他相中二甲醚技术后,当即决定对这片厂房进行改造,着手二甲醚生产的中试。“当时进行二甲醚中试存在很大风险。”崔连国的好友说,整个中试大约要花费1700万元,这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需要很大决心。“因为在陶瓷产业方面的成功,他积累了资金,有资本能力转向二甲醚。如果白手起家的话,几乎不可能。”
吸引洛克菲勒财团的理由
2006年的阳春三月,一则有关洛克菲勒财团投资久泰化工的新闻,在中国产经界掀起悍然 。
3月21日,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在中国大陆的窗口公司洛克菲勒发展(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伯特·文森特·洛克菲勒与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式签订了一纸协议,双方将合伙组建一家中外合资股份公司——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洛克菲勒控股31%,合作期限为40年。
作为洛克菲勒财团在中国能源行业的首笔投资,没有任何实质进展的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自然而然地在那个时段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伴随而来的还有谁是久泰化工?它为何能受到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的青睐?
其实,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临沂鲁明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最初的主营产品二甲醚的生产规模仅5000吨/年;2003年,年产扩大到3万吨;之后,次年递增。按照其董事长兼总裁崔连国的规划,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公司将在“十一五”期间,在内蒙、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布点,上马850万吨二甲醚项目。不久前,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公司与天津大港区签约,准备将总投资50亿元、年产300万吨的二甲醚项目落户在大港海洋石化科技园区。此前,他们还与鄂尔多斯签约,在当地建造了一个年产100万吨预计2008年投产的二甲醚项目。
这些,似乎正是这些使得在豪门林立的中国能源行业还是寂寂无名之辈的临沂民企打动了洛克菲勒家族的芳心,但崔连国并不认可,因为他知道久泰化工在二甲醚项目上取得的高利润回报才是洛克菲勒家族眼馋的根本。
根据公开资料,2004年,久泰化工虽然只实现了1.9亿元的销售收入,但利润总额却达4500余万元,利润率高达23.68%。而即将上马的内蒙古项目由于规模大,利润将更为丰厚。
洛克菲勒家族的惠顾,为久泰化工做足了免费广告,也使得先前默默无闻的崔连国名声大震。但当罗伯特·文森特·洛克菲勒后来摆出一大堆理由及优惠条件,提出绝对控股久泰化工时,崔连国微笑着离开了会议室……那时候,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崔连国已经在新加坡与临沂间奔波,他在新加坡设立的专门进行上市攻关的办公室正进入超负荷状态。
就这样,久泰联姻洛克菲勒一事由此搁浅,但却让世界认识了久泰化工。
也难怪当久泰化工于2006年12月6日在新加坡证交所正式上市交易时,随即吸引着众多战略投资者,四个月后,其市值便超过16亿元新币,约合81.7亿 。其董事长兼总裁崔连国的身价开始翻番。
2007年11月1日,《福布斯》 版正式在北京发布2007年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的400位全榜单,崔连国以59.5亿 的身价排名第96位,位居山东上榜人物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