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英语:World War I、WW I、Great War)是一场于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发生在欧洲、然而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卷入这场 。
(1). 起因:
15世纪以来,居住着许多塞尔维亚人的波斯尼亚一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在1878年却被已经是世界列强的奥匈帝国单方面强行吞并,这引起了塞尔维亚人强烈的仇奥情绪。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学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开枪打死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 成员,这个组织目标是南斯拉夫的统一和从奥匈帝国统治下独立出来。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强烈反应,最终演变成全面 。奥匈帝国发出通牒,要求塞尔维亚采取行动惩罚肇事者,当奥匈帝国认为塞尔维亚没有做到的时候,进而对塞尔维亚宣战。由于种种集体协定防御条约和复杂性的 结盟关系,在数周内主要欧洲列强纷纷卷入 。
(2).结成的集团:
普法 后,德国 奥托·冯·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采取结盟 ,以孤立法国。他本来让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及 帝国结成三帝同盟,可是后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上,俄国因巴尔干半岛问题,而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1879年,德国选择与奥匈缔结了秘密的德奥同盟。此外,意大利在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让法国在1881年兼并该地。为了争取支援,意大利跟德国和奥匈结盟,是为三国同盟。
1904年 终与法国签订《英法协约》,但此协定并非 同盟,而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定;相对于德奥同盟或法俄同盟,其合作无疑是较为松散。不过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中,此协定充分反映英法坚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受到法国鼓励,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其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条约》。同年,法国、 和俄国有感德国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是以组成三国协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 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 同盟和全世界反 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 。
(1). 起因:
1938年3月,德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 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面对德国 的咄咄逼人的 ,英法两国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并与 达成协议,希望把德国的 矛头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美、德、意四国首脑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爱德华·达拉第、阿道夫· 和贝尼托· 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签订协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成为“慕尼黑阴谋”。
3. 入侵中国开始于1931年的 。
(1). (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 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 ,是 帝国主义 的开端。
(2).经过:1931年9月18日夜,在 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 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 ”。次日, 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 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 ,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3).影响:“ ”是 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 扩张 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 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研究出革命和反革命。《维多利亚2》世界大战触发条件为世界上有一个国家研究出革命和反革命,触发条件后便进入了世界大战期间,玩家需要指挥自己的军队,进行进攻和防守。 的目标是占领敌方的领土,或者摧毁敌方的 力量,其中一方被完全消灭,代表着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表如下:
德国闪击波兰:1939年9月1日德军开始进攻波兰,1939年10月11日波兰投降,历时41天;
不列颠空战: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 发动的大规模空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
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至1942年1月。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1940年8月 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
莫斯科会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苏联军队保卫其 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事;
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结束。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六个半月,约199天;
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7月5日至1943年8月27日。这次会战消灭了 在 上、 上寄于厚望的德军主要集团;
7、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至1944年8月25日。诺曼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
8、亚尔塔会议:1945年2月4~11日。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 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反 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 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 胜利进程以及在二战后惩处 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9、攻克柏林:1945年4月16日~5月9日。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德国 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